戴斌:《2009上半年旅游经济分析与下半年预测》

时间:2017-03-27来源:搜狐旅游 作者:
  大家好!首先代表研究院欢迎大家来我们院,一起来讨论一下2009年上半年旅游经济形势的运营情况和下半年的发展预测。我把基本情况跟各位媒体的朋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从2009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整个旅游经济运行是相对稳定的,跟08年的下半年相比,应该说降幅有所收展。 金融危机对旅游经济的运行总体来看没有超出我们原来做的估计和预期,但是有一个东西是我们事先没有估计到的,就是甲型H1N1流感爆发以来对旅游业的冲击是非常大的,特别是第二季度对我们旅游经济的影响,可以说超出了金融危机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在2009年下半年来看,我们想发展旅游消费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是更加明确了,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我们想相对会趋于缓和,甲型H1N1流感可能是最大的变数。甲型H1N1流感如果得当有效的防控或逐渐消除,我国旅游经济全年总体上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下面我想分别就这些问题跟各位媒体朋友详细的说一下。

  一、2009年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

  2009年上半年,应该是两大因素,宏观因素的变动,就是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双重冲击,旅游经济进入战略性的调整期,旅游总需求呈现出“总量增长,两升一降”的态势,产业发展处于低位运行的状态。

  1、发展环境:金融危机影响还在延续,甲型H1N1流感对旅游业的冲击雪上加霜。

  第一季度,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跟第四季度相比有所降低,总的来看,第二季度又在企稳回升,预计达到8%,这样的情况下4月份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影响就更为突出了。特别是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警戒级别由5级升至6级,就预示整个旅游经济运行从局部地区扩展到全球。对我们国家来说,在爆发以来采取的措施乙类传染病甲类防治,意味着我们整个警戒的级别对甲型H1N1流感调控的级别是调的非常高的,现在来看是在回落,可能采取的是乙类传染病乙类防治,又增加了新的变数。总的来说,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特别是我们国内在传染病防治方面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或者全民防控的措施,这个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最大。

  我们知道旅游经济的运行取决于三个大方面的因素,第一,消费者的收入预期,有没有旅游经费,第二,旅游者有没有时间,第三,政策是抑制的还是鼓励的。时间上约束,国际上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国内今年五一黄金周取消,应该说对远程旅游影响是比较大的。甲型H1N1流感爆发,国内连续发了71个旅游提示,其中墨西哥发的是旅游警告,应当说对全球范围内,包括社会组织一系列举措,对全球范围内消费者空间的流动信心是很重要的打击,或者说人的消费需求被抑制了或者被放大了,消费需求抑制的程度由于甲型H1N1流感爆发,和各国政府,特别是我们国家政府采取的一些措施,这样一种影响是被放大的。

  综合这几个因素考虑,应当说我们国家的旅游经济运行在二季度整个宏观环境是不利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感觉到也有一些机遇,我想可以从这两方面来体现。

  第一,在旅游经济运行当中,由于受到甲型H1N1流感和金融危机的影响,迫使我们科学的来判断或者促使我们科学的来判断什么因素在支撑着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的基础。整个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的基础,从市场来看我们过去强调是入境旅游市场,但是从08年来看,我们的国内旅游已经居于绝对主体地位。2008年我们旅游经济运行中入境旅游是1.31亿人次,我们的国内旅游达到了1.12亿人次,这里面几个数据表明,我们的国民旅游占整个旅游经济市场面总数占到了91%还要多,收入占到了74%。与此同时我们也感觉到,我们是17.72亿人次,创造了旅游总收入只有8779亿,意味着人均消费不到500皮,其中城市人口800多块,农村人口更多,不到300块。根据这个数据我们判断,一方面,国内旅游成为支撑整个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市场基本面的一个核心或者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考虑中国的国情,消费量又比较小,所以我们判断整个旅游进入大众化旅游时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入境旅游受到抑制的情况下,我们应当说国内市场作用得到越来越明显的凸显。可以说整个国家旅游经济运行的市场结构在发生很大的调整,我们的政策措施也从市场秩序的摆放,从优先发展入境旅游逐渐逐渐发展到以国内旅游为基础,特别是09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内旅游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加上最近中央领导在海南、在甘肃等一系列讲话,可以说旅游环境发展宏观环境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如果说没有这次金融危机,我们对旅游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拉动作用、在整个经济中的主导性作用不会得到今天这样一种转变。一旦一项事业或者一项产业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意味着发展的黄金时期就到来了。我们看一下在整个上半年,除了中央政府一系列的讲话、一系列的文化在大力的培育旅游消费的热点之外,我们旅游主管部门也在发展乡村旅游、在促进旅游就业、在国家旅游线路、区域旅游发展都做了一些重大的举措。特别是地方政府在体制、机制的创新方面,在促进消费总量的提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沿海的发达地区多数都发行了旅游消费券,像海南的国际旅游岛,应当说也是前所未有的把一个省级旅游区范围内把旅游业作为主导性的战略,这分析我们院里面石培华副院长在这中间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们现在也在研究进一步的举措。像河南提出旅游立省,像福建打造海西旅游圈等等这样一些区域性的政策,包括在重庆刚刚召开的西部旅游博览会,在上海召开的世博旅游博览会,对提振信心、营造旅游氛围方面应该说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总的来看,经济面和整个旅游消费的基础面在上半年是不利的,但是从宏观的政策面上讲,从地方政府的创新长讲,应当说做的比较好,非常有利的增长环境,可以说旅游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市场表现:总量平稳增长,三大市场“两升一降”。

  2009年上半年,我国旅游需求总体上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但从结构上来看,入境、国内、出境三大旅游市场变化的方向是不一样的,国内入境都在增长,但增长的幅度也不一样。比如说国内旅游,无论是从收入还是从人数,我们预计都有10%的增长,国内旅游达到10亿人次,收入达到5千亿人民币,人均花费是大体上持平的。在出境市场方面,预计2009年上半年出境旅游人数2250万人次,同比增长1%,主要是受啊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入境市场方面,预计2009年上半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6200万人次,同比下降5%,但这个数字比全球的数字还要好一些,全球1—4月份国际游客同比下降8%,入境旅游者的人数我们是下降了8%,旅游外汇收入下降了11%,这里面就给我们感觉到整个市场面总量上依然在增长,但是从结构上来看国内市场出境要好于入境。

  另外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消费者消费的钱少了,我们在座的可能也一样,出境旅游的时候仍然还去,但是路程变短了,这样我们的消费量变少了。我们现在监测的数据,国内旅游中间65%的是一日游的游客,就是当天要往返的,结果就是不过夜,就没有住宿的消费,时间上也短了,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变化。

  在旅游经济运行过程当中,由于我们一些在景区景点区域消费方面消费券的拉动,导致人数上升但是收入的增幅要小于人数的增幅。我们也在问一些地方,看消费券的来源是什么,消费券的来源如果是政府财政拿的钱是一种算法,如果企业让利又是另外一种算法,大部分是两部分结合的,政府拿一部分钱,旅游企业中间让利一部分,如果是政府拿钱,可以说用政府购买的方式来投入进去,我们认为是值得的,对经济总量是有促进作用的,相当于政府的集体采购。但是如果是企业让利,我们想像一下,就像我们每天到北京的百货大楼、到燕莎、到奥特莱斯买打折的东西一样,把量挤出去了,所以我们感觉到消费过程中消费更加谨慎了,消费总量上出现了一些短程化、散客化、自助化这样的趋势。

  从发展格局来说,东部地区好于中西部地区,很简单,时间的原因、消费预算的原因,近程旅游增加了,主要的客源是在东部当地游览,西部地区的客源明显就减少了。前段时间我也在几次公开的演讲当中谈到,现在国家提出发展国内旅游,这是战略的调整,但是现在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地方上海人游上海、四川人游四川,我想到最后可能就围着自己家转圈了,这个市场的消费量就会变窄了,尽管人数在不断流动,但是消费量变小。

  3、企业经营状况:短暂回暖后又重新跌入低谷。

  总体来看产业基本面的状况要差于市场的基本面。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刚才我说的消费结构、消费模式发生了变化。旅游者进在流动,一,我的游程变短了,65%是一日游,大量的是自驾游,换句话说不需要住酒店、不需要旅行社,人数尽管在增加,我自驾车要消费汽油、要买保险,但是你注意到这些东西在传统的旅游业,所以旅游企业感觉到压力非常大,特别是出境旅游,调查很多样本企业,有的企业员工放假了,有的企业接待的员工年初的时候,像某一个大型的国字头旅游企业,年初有20名大学生的招聘计划,结果甲型H1N1流感一来取消了,对企业的影响面是非常大的。

  从数据来看,我们研究院对企业景气指数的调查。第一季度的景气指数为99,到了第二季度企业家的信心指数变成110.5。就是看起来企业家信心还是有的,但是从经营状况上讲,我们感觉到经营入境旅游的旅行社、涉外的高星级饭店、城市的商务酒店,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非常大。特别外向型经济,对外依存度比较高的这些地方和这些业态,受到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也感觉到,包括二季度在内,像一些新兴的业态和中小企业,反而表现出比较灵活和具有创新的一面。比如像如家、像7天、像携程,包括去哪儿,像这样一些企业经营状况依然很好,抓住了大众旅游市场。包括像在深圳的创业板反而逆势状况中上市了,我想既体现了投资者对这个市场的信心,我想也体现了企业创新在市场情况不好的情况下体制创新的努力。

  总的来说,对企业经营状况是二季度危机比较重,但是那些面向大众市场的创新型业态应当说经营状况依然很好。这就印证了一点,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只有紧紧抓住旅游市场变动的趋势,把我们产业运行的基础建构在中国国民大众的旅游市场之上,我们才有自己的未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顺便跟各位媒体朋友交换一下意见,我们国家的旅游企业总体上从入境旅游做起来的,包括我们国家对早80年代初期做旅游业,基本上是从入境旅游做起来这个体系的。当时情况,我们整个社会是没有配套设施的,所以我们很多东西基本上是自成体系,整个运行就是入境为主、创汇导向、观光为主、团队操作,是这么一条经验下来的。到了90年代中期,我们1993年石家庄会议以后我们发展国内旅游,到1998年我们放开出境旅游,很多企业是没有跟上这个情况发展变化的。所以导致很多传统的旅行社、传统的旅游业态在经营过程中应当说举步维艰,加上双重的影响经营状况更加困难。

  像现在全国的星级饭店,去年年底是16528家,我们的住宿机构超过30万家,我们的旅行社2100家,这还是浮在水面上的,可能没有浮在水面上的承包挂靠的旅行社加起来可能翻了3倍、4倍,这个数量就非常庞大了。一方面是供给产业需求面稳定的增长,一方面是供给面超速的增长,导致整个旅游经济运行出现不均衡的状态。所以我自己判断,如果没有金融危机,可能中国的理由经济运行体系中的产业面或者产业结构依然面临着调整的任务,我想通过这次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中期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借此来调整我们整个旅游经济运行这样一个格局和这样一种模式。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