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旅时代,“泛”在何方

时间:2021-03-26来源:世界酒店联盟 作者:杨晏
  

图片

图片
 

-晏然晏语-

 

“泛”旅时代

“泛”在何方

杨  晏

 

 

2021年2月,《人民日报》率先公布了2021年各省文旅工作这样干:

 

北京:做好首都文化大文章,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精心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天津:扎实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河北:筹办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和冬奥会三件大事;

山西:重点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

上海:利用好上海的红色文化资源,生动讲好红色故事;

江苏:推进万场文化活动进农村,高标准建好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浙江:重点推进旅游业微改造,推进山区二十六县、四条诗路、十大海岛公园、百张文旅金名片等项目。

 

图片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浙江四条诗路

 

 

纵观2021各省文旅工作重点,无论是重塑历史景观,还是现代旅游改造,都始终不离文化主线。

 

从2020年上半年旅游行业的静悄悄,到2020下半年的热闹闹,从普通观光到打卡体验,从走马观花到故事传播,从“到此一游”到深度研学,从平台搜索到现场直播,从实地游到数字游,从城市到乡旅……可以预见,2021年的文旅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需要更多变量的创新求变。粗浅来看,未来泛旅游行业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1
 
内循环为主

 

一场疫情改变了全球旅游格局首先,内循环旅游实现再分配,近郊游、生态游、微度假、家庭游、小团队成为主流。其次是高端游的兴起,为一间房奔赴一座城,人迹罕至的景区也将成为新热点。旅游消费本身就是一种炫耀行为,跟谁玩,遇见谁,都会形成一个新的消费圈层。

 图片

2
 
文化赋能

 

文化赋能一切,消费产品的同时也在消费文化传统文化需要旅游来承载,应当重视文化的萃取和提练,梳理文化,提炼文化,让更多文化走进产品,回归生活。从重资源到重体验的转变是今后旅游的走势。人文景区则应加强文物的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的遗产传承,深化中外人文交流,通过艺术的创新力让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火起来,让文物资源“活”起来,活化乡村旅游资源,让“乡旅”成为真正吸引广大游客的“诗和远方”。例如,西安的“旅行过大年”中国民俗文化活动,短短三年时间,便从一个民俗节庆活动成功变身成为了“中国年”文化品牌的代表。再如,河南的《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把底蕴深厚的中原文化通过创意的舞台表现形式呈现出来,14位唐宫小姐姐仿佛从画中走出,她们走上舞台,还走进了河南博物院与文物互动,把大河南的核心文化资源和标志性的旅游场景完美串联,充分演绎了国风唐韵,连接历史,穿越时空,高级互动,呈现出一场场精彩的文化大戏。大家所熟悉的故宫,近年更是把宫庭文化元素的各种IP符号打造成网红,惠及全民且层出不穷。

 

图片
西安·中国年

图片

《唐宫夜宴》

 

3
 
科技创新

 

数字中国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一大发展趋势,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的浪潮将会扑面而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营将深度融合,催生出大量的新产业和新模式。随着5G时代的来临,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等等会成为数字化应用场景的生活日常。旅游企业需充分借助科技力量,融入潮流和时尚元素,做到文化上有挖掘,呈现上有新意,视觉上有冲击,内容上有创新。运用现代科技,紧跟年轻人喜爱的娱乐方式,无论从哪个维度,总有一点能打动人心。文化和旅游部已开始实施“文化产业双创扶持计划”和“文化和旅游创客行动”,以促进文化和旅游领域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和众创空间服务升级,构建数字文化和旅游产业创新生态。数字故宫、数字敦煌等数字内容的创新发展项目让优秀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应注重实现智能化、智慧化的互联网升级,通过丰富在线旅行度假产品、提供旅游线上场景服务、利用大数据实现个性化旅行度假服务等手段增强体验感、参与感、融入感。“上云、用数、赋智”,发挥互联网平台的赋能和效益提升作用。同时,文旅部将推动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有关专项中开展“文化和旅游大数据平台”、“景区智能物联网”、“沉浸式体验”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进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加强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图片

图片

数字故宫

图片

数字敦煌

4
 
聚焦下沉市场

 

2019年小镇青年兴起,这是一个重要的群体,这标志着城市以外消费力的迅速崛起在自媒体和网络时代,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信息基本趋于同频,城市以外已成为一个广阔的舞台。匹配市场,聚焦下沉市场,提供对应的产品服务,把视角从城市逐步转向乡村,乡旅,将是十四五的大势所趋。90、00后这些后浪已经是时尚消费的主力群体,表现出超强的引导力和爆发力,他们把时尚当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重视潮流和体验。所以,关注新生客群,塑造独一无二的体验,是当前的核心竞争力。谁拿住了年轻人的心,谁就掌握了未来的风向标。同时,老年群体同样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消费力量。中国老龄化比例逐年提升,新一轮的老年群体逐渐告别传统思想,将会有较强的消费水平和较高的消费观念。如何定位自己的产品,打造专属目标客户群体的消费热点,是旅游企业需要深思熟虑的重点。

 图片

5
 
微度假,微旅游

 

近两年的网红旅游点都不是传统的玩法,但凡能够别具一格的大多都是聚焦于某个领域,深入挖掘,让游客沉浸其中,形成目的地式的消费把餐厅做成景区,把商场打造成景区,把酒店塑造成景区,把图书馆变成景区,跨界整合,已逐实现旅游目的地化。长沙和广州的“超级文和友”、北京和都江堰的“钟书阁”图书馆连号、长春“这有山”商场,以及郑州的“言几又”等等都是这些类型的典型代表。本地游、周边游、乡村游、云旅游成为微旅游的主流。中国旅游业从内生动力到求品质、求创新、求安全,包括粗糙的乡村游也越来越品质化,主客共享也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机会。
 

图片

超级文和友

图片

钟书阁
 
6
 
研学旅游
 
我国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游学之风,后人总结出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名言景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近年出现了诸多研学旅行这种综合性的课程形态。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在课堂,书本是孩子的世界,走出去,世界才是孩子的书本。放下书包去旅行,学中行,行中学,做到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研学旅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新时代教育提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具有广阔的社会经济背景,也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的产物。目前,农场+研学+农耕教育+食育已是基础研学的大势所趋。另外,军事研究、非遗物质传承、地质生态、人文历史、传统礼仪、生产制造等不同形态的研学能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及行业人士甚至是老年市场的研学需求。关于研学的目标人群,学生群体自然不言而喻,而老龄群体既有钱又有闲,也是未来市场开拓不容忽视的重要目标。
 图片

研学旅行:教育+文化+旅游+科技+非遗+民俗

 
在欧洲,旅游高消费的主力军就是赋闲退休的老年群体。目前,多个城市已先后积极挖掘研学课题和旅行线路。西安市作为研学旅行试点城市,已经形成了包括18个方向在内的研学主题和线路,如:红色革命遗迹,历史名胜,丝绸之路研究,秦岭文化研究,自然和野外活动体验,非物质文化考察,食品和传统小吃体验等。安徽黄山风景区的地质生态人文研学、凤阳县小岗村农村文化研学旅游基地、金梅岭军事研学旅游基地等都已纷纷在探索不同的研学领域实践中。无论是微度假、乡旅、还是研学,都需要缩短消费距离,提高消费频次,才能尽早实现人气聚集和旅游赢利。把景区或是目的地送到家门口,只有在便捷可达的条件下,才能实现高频次的消费。近,本身就是核心竞争力。从长途到短途,从低频到高频,从城市到农村,旅游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日常,需要深入研究这个课题和新机会。另外,从资源转移到市场,关注用户感受,打动市场,才能真正触动消费。

 

 

未来可期

 

未来新型消费的崛起势不可挡,“十四五”《纲要》中提到的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时尚消费等等必将催生新场景和新业态的到来。泛旅,是文化+旅游,是互联网+旅游,是时尚+旅游,是乡村+旅游,是科技+旅游,是酒店+旅游,是美食+旅游,是学习+旅游……一切均可附加旅游,旅游能融合一切。创新、融合、升级已成为业界共识,如何在创新中求变,泛旅游企业只要能深挖一二,便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若能数足并伐,则能成为时代先锋。先,就是赢,先人一步,就意味着人气,就意味着赢利。
 
今天的中国尽管体量如此巨大,却仍然充满变动之力,而这股变动之力,正在和全球百年不遇的变局之势形成共振、相互成就,这不得不说是中国的国运。文化如此,旅游如此,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未来可期,与中国所有泛旅企业共勉。

 

图片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