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静下来想想,国际品牌酒店集团在很多方面做得是比较好,当然这有体制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等等。
前几天我下榻北京某国有著名五星级酒店,暖气不太理想,热水不能及时流出,梳子和剃须刀没有。服务员说,因为是环保酒店,所以有些东西不摆放。我认为环保首先是客人要住得舒适、方便……这家五星级酒店的菜也贵,但不好吃,许多细节装修不到位,反正这家拥有许多文物的五星级酒店我住得感觉有些不好。
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一晚花了一千多元人民币,入住上海一家著名国有五星级酒店,却居然连剃须刀也没有,最终酒店方给我朋友找来一把质量很低劣的剃须刀,简直没法用。我朋友在与服务员理论一番之后,自己出酒店买了一把剃须刀,但他告诉服务员说,再也不会住这家五星级酒店……一千多元人民币却享用不了一个几元钱的剃须刀,不知这家五星级酒店到底在引领着什么样的消费潮流。
我虽在前几年提出了几家外资著名酒店管理上的毛病,但是经过几年快速发展之后,中国酒店业市场已膨胀得很厉害。人才缺失、教育培训跟不上、采购系统管理不到位、盲目节省、市场营销没概念等等依然是当下中国酒店业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在中国,像以上所述的北京、上海两家五星级酒店的若干问题还有很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中国酒店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体制问题,还是行业管理问题?
中国酒店业发展的核心问题除了要进行体制创新外,还有一点就是不重视坚持品质。以上两家五星级酒店在以前都曾经很辉煌,为什么现在却开始“老态龙钟”了呢?酒店上下缺失细节、服务精神和最起码的消费标准,这些都是导致品质下降的原因。中国有不少国有酒店的管理与服务都是做给领导和关系户看的,真正的待客之道和市场的理性运营确实少了些。
我们不是迷信外资酒店集团品牌。外资酒店集团品牌能够在中国“威风八面”的主要原因是:它在本土国家已经做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了,它们的企业文化、管理技术、人才培育、市场网络、品牌打造、服务精神等等方面经过了千锤百炼,综合功能已经很成熟了,所以它们来到中国酒店市场能够“战无不胜”。
中国人是很聪明,也是很能干的,为什么现代酒店业发展几十年了,还会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特别是国有酒店。面对体制等问题,许多国有酒店的老总对我说,他(她)也很无奈,因为他(她)生长在中国,尽管他(她)很热爱自己的国家。
放眼一望,中国的首旅建国、锦江、金陵、岭南花园、华侨城、港中旅、粤海国际等等,这些十多个国有酒店集团的集团化发展还远远不够。中国的锦江饭店、和平饭店、北京饭店、白天鹅饭店、花园饭店等都曾经影响过一个时代,但是时至今日,关于这些光芒四射的“品牌巨人”,我们却只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看到他们一个个矛盾的背影。
中国,我们的品牌丢了吗?中国,我们的品牌不能丢!
这几天,在和喜达屋酒店集团、洲际酒店集团中国区老总做访谈时,他们说,国际大品牌酒店集团现在在各地政府的重视下开始走向三、四线城市投资发展。这是一个可怕的投资浪潮和“酒店品牌战争”的危险博弈,只要想想国际著名的40多个酒店集团和70多个品牌都在中国扩张,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中国酒店业及中国本土酒店集团如果还不“阵痛地进行革命”,中央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如果还不去引导和扶持中国本土酒店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良性发展,那么中国酒店的品牌阵营将会在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中受到冲击和绞杀。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外资品牌酒店集团在各方面优势明显,更获得了中国各级政府在政策、关系、资源、市场、公关等方面的诸多支持。
中国民族酒店业怎么办?中国民族酒店业是需要在政策强力支持下出现更多酒店企业集团品牌的“英雄们”,而不是房地产企业集团的“英雄们”。
中国民族酒店业要认真走好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五年,否则,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许多酒店品牌将会“名存实亡”。